一位浙江金华的吴先生给我们热线打来电话,说自己有一家淘宝店,前段时间转让给别人了。然而这一转不仅没赚到钱,还让他背上了40多万的债务。这是怎么回事? 吴先生在淘宝上开了一家戴氏珠宝店。今年9月,他以9.65万元的价格将店铺转让给一位齐先生。时隔近两个月,前两天,吴先生突然接到银行的催款电话。对方告诉他,自己名下的网店贷款一共借了9次,40多万。 银行所说的贷款店铺,就是被转让的戴氏珠宝店。吴先生很奇怪。在店铺转让之前,他根本没有借钱。这次,是网商银行。之前的贷款是通过支付宝完成的。吴先生赶紧调查贷款流程。 11月20日,吴先生拿回了自己的支付宝账户。他发现里面已经没钱了,只有贷款记录和各种转账记录。 吴先生发现,自己购买店铺的齐先生在完成过户后的第二天,就开始通过店铺向网商银行贷款,共贷款40.6万元。然而,该店铺已转让给齐先生。齐先生借的钱怎么找吴先生? 原来,吴先生将店铺的淘宝和支付宝账号密码交给了齐先生,但吴先生只出售了店铺的经营权,所有权仍在自己名下。也就是说,齐先生是以店铺的名义借款,承担还款义务的是吴先生。得知事情原委,吴先生赶紧联系齐先生,但对方没有接电话。 齐先生联系不上,但吴先生后来发现,自己原来转让的店铺齐先生已经连续35天没有交易,已经被淘宝平台临时删除。这次转账从一开始就是骗局吗?吴先生的店铺是通过麦淘中介转让的。可以通过中介找到买家吗? 吴先生告诉我们,他找过一两次中介,都没有结果,到现在,也联系不上这个中介。 买家和中介相继失联,辛辛苦苦经营了两年多的店铺没了,名下还有40多万贷款。吴先生不知所措。在现场,我们也根据吴先生提供的联系方式尝试联系买家和中介,但电话都是关机状态。 吴先生认为,自己这次背了40多万的贷款,发放贷款的网商银行有问题。申请贷款的是齐先生,但齐先生只有经营权,店铺所有权仍在他。网商银行未经他同意发放贷款,程序不规范。 吴先生告诉我们,这些贷款,对方知道他的账户密码,直接操作成功。他没有收到任何短信验证码,也没有人脸识别和电话回访等保险流程。 据了解,网商银行属于蚂蚁金服,之前的贷款都是通过支付宝发放的。针对吴先生的质疑,支付宝方面表示,他们的流程合理合规。 支付宝公众与客户沟通部黄佳告诉我们,齐先生贷款时提供了账户信息和个人信息,店铺绑定的手机号也是吴先生自己改的。所以店家在贷款的时候,把验证信息发送到了新手机上,吴先生的手机自然无法验证。 对此,吴先生也承认确实配合齐先生修改了密码和手机号。不过他还是认为网商银行的贷款流程可以更细致一些。为此我们也咨询了律师。 他把他所谓的电商上面的一个店铺转让给他,其实不叫转让。这其实相当于我把账号借给他了。他可以用账号做很多事情,风险很大。你和裸奔没什么区别。淘宝平台其实是在保护你。你转让之后,其实最终的责任还是由你原来的商家来承担。 律师建议吴先生先还款,再进行追偿,否则损失可能更大,因为这些贷款的滞纳金都会算在吴先生身上,征信也可能受到影响。 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发现,吴先生这次转让店铺之所以惹出这么大的麻烦,是因为他的转让不合规,是私人行为。 根据淘宝平台规定,店铺不允许转让。因此,吴灿先生只转让了经营权,但不能完成所有权的变更。从而给自己埋下隐患。通过搜索,我们发现这种淘宝平台不允许的转账行为其实很普遍。甚至还有专门的中介公司从事这类交易。记者以店主身份咨询,几家中介公司都表示淘宝店铺可以转让出售。那么这种操作违法吗? 平台是转不过来的,那个平台只是个游戏规则。但你我之间的私下协议,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,就是有效的。 律师说吴先生签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。他也可以通过这个合同起诉对方,追回这笔钱。 梳理一下这个事件,平台不允许,法律不禁止,淘宝店铺转让成了灰色地带。现实中因为这类交易被骗的例子很多。这一次,作为卖家的吴先生成了受害者,但部分卖家在收取过户费后拒绝转让店铺,或者将转让的店铺再次据为己有,买家成了受害者。当这种情况频繁发生时,淘宝或许应该更有力地介入。这是对商家和平台的一种保护。